【志当存高远意思】“志当存高远”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句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强调的是人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只有胸怀大志,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以下是对“志当存高远”意思的总结与分析。
一、核心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字面意思 | 志向应当存有高远的目标 |
深层含义 | 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树立目标,不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 |
适用对象 | 所有希望有所作为的人,尤其是青年一代 |
二、具体解释
“志当存高远”中的“志”,指的是人的志向、抱负;“存高远”,则是指要怀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这句话并非鼓励人们好高骛远,而是强调人在确立目标时应具备长远的眼光,避免只关注眼前的得失。
历史上许多成功人士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诸葛亮年轻时便立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这种高远志向支撑他后来成为一代名相。又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得以在仕途上坚持到底。
三、现实应用与启示
1. 明确人生方向: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迷失在琐事中,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就。
2. 增强抗压能力:高远的志向可以让人在遇到挫折时不轻易放弃,始终坚定信念。
3. 提升个人格局:拥有远大志向的人往往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
4. 激励自我成长:志向越高,越能激发内在潜力,促使自己不断学习和提升。
四、常见误区
误区 | 正确理解 |
认为“高远”就是脱离实际 | “高远”是相对而言,只要符合自身情况即可 |
把“志当存高远”等同于“好高骛远” | 实际上两者有本质区别,“高远”是积极进取,“好高骛远”则缺乏基础 |
忽视行动的重要性 | 有志还需有行,光有理想而不付诸实践无异于空谈 |
五、结语
“志当存高远”不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现代人面对复杂社会时的重要指引。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要被短期利益所迷惑,要始终保持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唯有志存高远,才能在人生的长途中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