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良弓藏的出处是哪里】“鸟尽良弓藏”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在事情成功之后,功臣被抛弃或遭到冷落。这句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鸟尽 | 指猎物已经捕获完毕 |
良弓藏 | 指好弓被收起来不用 |
整体含义 | 比喻功成之后,功臣被遗忘或遭弃 |
该成语强调的是“功成身退”的思想,同时也暗含对权力更迭中无情现实的感慨。
二、出处考证
“鸟尽良弓藏”最早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如下:
>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飞鸟都被射杀后,好的弓就被收藏起来了;当狡猾的兔子被杀死后,猎狗就被烹煮了。它形象地表达了功成之后,功臣往往被抛弃的命运。
三、历史背景与延伸意义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许多谋士和将领在帮助君主完成大业后,常常遭遇不幸。例如,范蠡、文种等人都曾为越王勾践立下大功,但最终却因猜忌而被杀害。
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历史中,在世界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等说法,都反映出一种普遍的政治规律。
四、现代应用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鸟尽良弓藏”虽然不再适用于所有情况,但它仍然具有警示意义:
- 职场中:员工在完成重要任务后,可能会被忽视或边缘化;
- 组织管理:领导者需注意平衡功劳与信任,避免人才流失;
- 个人发展: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后,也要保持低调和警惕。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鸟尽良弓藏 |
出处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原文 |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含义 | 功成之后,功臣被遗弃或遭弃 |
历史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功臣多遭猜忌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在成功后要保持谦逊,管理者应善待人才 |
通过了解“鸟尽良弓藏”的出处与内涵,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句成语的深刻寓意,也能从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