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下一句是什么】“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列子·汤问》。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两人因音乐结缘,成为知己。后人用“高山流水”来形容知音难觅、情谊深厚。
那么,“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这句话本身是完整的一句,但在古代诗词或文言文中,常有扩展表达。常见的说法是:
“知音世所稀。”
意思是:真正懂得自己心意的人,世上少之又少。
下面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和表格展示:
“高山流水遇知音”出自《列子·汤问》,讲的是伯牙与钟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这句诗常用来表达对知音的珍视与感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下一句,常见版本是“知音世所稀”,意指真正理解自己的人非常难得。在现代使用中,有时也会根据语境进行扩展,但“知音世所稀”是最为广泛接受和引用的下一句。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原文出处 | 《列子·汤问》 |
出处背景 | 讲述伯牙与钟子期因音乐结识,成为知己的故事。 |
常见下一句 | “知音世所稀” |
含义解释 | 真正懂得自己心意的人,世上极为少见。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诗词、演讲中,表达对知音的珍惜与感叹。 |
文化意义 | 象征着深厚的友情和心灵的共鸣,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情感象征之一。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高山流水遇知音”不仅是一句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了解它的下一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历史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