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释义说明】“敝帚自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张良传》:“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虽有敝帚,亦当自珍。”意思是说,即使是一把破旧的扫帚,也应当自己珍惜。用来比喻对自家的东西即使不值钱、不完美,也十分爱惜和珍视。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怀有深厚感情,或在面对外界评价时表现出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
该成语不仅表达了珍惜之情,也带有一定的自尊和自豪感,有时也隐含着一种固执和不愿接受批评的态度。因此,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色彩。
释义总结与表格展示:
成语 | 敝帚自珍 |
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出处 | 《汉书·张良传》 |
字面意思 | 破旧的扫帚也值得自己珍藏 |
引申含义 | 对自己的东西非常珍惜,即使不完美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自身物品、观点或成就的珍视 |
褒贬色彩 | 中性偏褒(强调珍惜),有时略带贬义(表示固执) |
近义词 | 珍视、爱惜、自重 |
反义词 | 轻视、漠视、不屑一顾 |
常见用法 | “他对自己的作品总是敝帚自珍,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敝帚自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更生动地传达出说话者的立场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