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暇供的供是什么意思】“力不暇供”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面对大量事务时,因精力、时间或能力有限,无法兼顾所有事情。其中,“供”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字,理解它的含义对于准确掌握整个成语的意思至关重要。
一、
“力不暇供”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力量不足以应付各种事务。这里的“供”字,意思是“供给、提供、应对”。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精力或能力不足以满足各种需求时,就会出现“力不暇供”的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力不暇供”多用来形容工作繁重、任务太多,导致无法全面处理,常常处于应接不暇的状态。
二、表格解析
成语 | 力不暇供 |
拼音 | lì bù xiá gòng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字义解释 | - 力:力量、能力 - 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 - 供:供给、应对、处理 |
成语释义 | 指力量或能力不足以应对众多事务,常用于形容工作繁重、精力不足的情况。 |
使用场景 | 工作压力大、任务繁多、资源不足等情境中使用。 |
近义词 | 应接不暇、力所不及、捉襟见肘 |
反义词 | 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
三、实际应用举例
- 例句1:公司业务扩展太快,员工们力不暇供,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 例句2:他同时负责多个项目,常常力不暇供,难以兼顾每一个细节。
四、结语
“力不暇供”中的“供”字,核心含义是“应对、处理”,整个成语强调的是能力和精力的不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寻求帮助或提升自身效率来缓解“力不暇供”的状态。
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字义和用法,不仅能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也能更准确地运用到实际表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