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宝藏问答 >

而立之年的意思而立之年的出处

2025-09-06 10:09:16

问题描述:

而立之年的意思而立之年的出处,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6 10:09:16

而立之年的意思而立之年的出处】“而立之年”是汉语中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到了30岁左右的年龄阶段。这个词语不仅具有时间上的意义,还蕴含着人生阶段的重要转折点。以下是对“而立之年”的含义及其出处的详细总结。

一、

“而立之年”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人生阶段的回顾与总结。其中,“三十而立”意指人在30岁时应当有所成就,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工作,具备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

在现代语境中,“而立之年”更多地被用来指代30岁左右的人群,强调他们已经成年,并在事业、家庭、社会角色等方面逐渐成熟和稳定。它不仅仅是一个年龄的标签,更是一种对人生阶段的肯定和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而立之年”虽然常被理解为30岁,但其本义更偏向于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立”,即确立自我、建立人生目标和责任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词语名称 而立之年
常见解释 指人到了30岁左右的年龄阶段,象征着成熟、独立和稳定。
出处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字面含义 “而”表示“到……的时候”,“立”意为“立身、立志、立业”。
引申意义 强调人在30岁时应具备独立人格、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现代用法 常用于描述30岁左右的人群,表达对其成长和成熟的认可。
文化内涵 体现儒家思想中对人生阶段的重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三、结语

“而立之年”不仅是对年龄的描述,更是对人生阶段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提醒人们,在30岁这个关键节点上,应该更加注重自我成长、责任担当和人生规划。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而立之年”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