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怎么填】在当前教育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开始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许多学校会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那么,这份表格到底该怎么填写呢?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总结与参考表格。
一、填写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的主要目的是:
- 记录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
- 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依据;
- 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沟通和干预的基础。
二、填写内容概述
心理健康档案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填写项目 | 内容说明 |
| 学生基本信息 |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学号等 |
| 家庭情况 | 家庭成员构成、父母职业、家庭氛围等 |
| 心理健康状况 | 如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 |
| 行为表现 | 是否有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或过度依赖等 |
| 心理测评结果 | 如使用标准化量表(如SCL-90、儿童焦虑量表)的得分 |
| 教师观察记录 | 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情绪变化等的观察 |
| 家长反馈 | 家长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情绪状态等的描述 |
| 心理干预建议 |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的建议或干预措施 |
三、填写注意事项
1. 真实客观:所有信息应基于实际观察和记录,避免主观臆断。
2. 保护隐私:学生个人信息需严格保密,仅限相关教师和心理咨询人员查看。
3. 定期更新:心理健康状况可能随时间变化,建议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更新。
4. 多方参与:教师、家长、心理老师应共同参与填写与评估,确保全面性。
5.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便于理解与操作。
四、填写示例(简化版)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张小明 |
| 性别 | 男 |
| 年龄 | 10岁 |
| 班级 | 三年级(2)班 |
| 家庭情况 | 父母双职工,家庭关系和谐 |
| 心理健康状况 | 情绪较稳定,偶尔因作业压力产生焦虑 |
| 行为表现 | 与同学相处良好,但有时较为内向 |
| 心理测评结果 | SCL-90总分:45分(轻度焦虑) |
| 教师观察记录 | 学习态度积极,但在考试前容易紧张 |
| 家长反馈 | 在家情绪波动较小,能独立完成作业 |
| 心理干预建议 | 建议加强情绪管理训练,必要时可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
五、结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科学、规范地填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为家校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认真对待这份表格,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需获取完整的模板或填写指南,建议联系学校心理教师或查阅相关教育部门发布的心理健康指导文件。


